电视剧《青岛往事》里的历史:俾斯麦街就是今天的江苏路

发布时间:2024-05-06 21:29:32 来源:96845 编 辑:9万精编
在《青岛往事》的第一集中,故事的开头发生在1903年潍县一个贫困的农户家里,大夫正在给满仓娘看病。大夫告诉满仓娘不要浪费钱了,她已病入膏肓回天无力了。满仓两岁多才会说话,现在十三岁了,可还是很笨。经过一夜的深思,她决定带着满仓去青岛寻亲。路上满仓娘病逝前,让满仓记住要投奔的翠翠姨在青岛俾斯麦街一个叫弗里希的洋人家里做事。 

    满仓终于走到青岛时整个人已经衣衫褴褛饥肠辘辘。既没在洋人街找到亲人,又饿着肚子的满仓流浪到劈柴院。卖艺的老姜正带着两个女儿大嫚和小嫚在劈柴院变魔术。看着可怜的满仓,大嫚给了他一个包子。饿了好几天的小满仓就蜷缩在劈柴院的一角,用两只脏兮兮的小黑手捧着包子大口大口吃起来,最后饿晕的满仓被老姜收留。 
    1904年满仓终于找到他苦苦寻觅的翠翠姨,但是他拿出信物时,翠翠姨说满仓认错人了,自己不认识他。满仓一个人悲凉落寞地看着翠翠姨拉走儿子天佑,重重地关上大门。 
经典再现 老建筑亮出青岛最“底色” 
    剧中满仓寻亲的俾斯麦街就是今天的江苏路。江苏路是青岛市最早建成的一批马路之一,南北向穿过青岛老市区,南起太平路,北抵胶州路及热河路路口,全长1361米,宽15米,坡度较大。江苏路德国占领时期的名称是俾斯麦大街,日本占领时期改名为万年町,1922年改名江苏路。正如剧中所演,俾斯麦大街为上世纪初德国人在青岛居住的街道。 
    专家介绍,当时青岛老市区德县路以南是欧人区,俾斯麦大街正在这片区域。“孩子啊,那边是山东街,是咱中国人住的地方,兴许还能要口吃的”,这是满仓初到青岛在俾斯麦街被认为是乞丐时,一位好心人给他的指引。专家介绍,德国侵占青岛时期,当时的中山路被划成欧人、华人两个区域,以保定路口为界,南部的洋行、咖啡馆、酒吧、舞厅、旅馆鳞次栉比,是异国风情浓郁的欧人居区,又叫“裴迭里”;北部的华人居区则集中了各类民营商号、传统饮食,里院里弥漫着吃喝杂耍的市民气息,这里就是剧中所说的“山东街”。剧中不少建筑镜头,青岛人一眼就能认出。第一集中一个大景俯拍镜头中,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是市南老城区标志性的“红瓦绿树”。 
历史还原 青岛火车站“惊艳”出镜 
“听说一次能拉好几千斤,还能把人吞到肚子里呢”,这是剧中人物第一次见到青岛开通的火车时的台词。《青岛往事》第一集就用1904年胶济铁路开通这样的历史大事件作为剧情推动的主要事件,尤其是青岛德式老火车站的“惊艳”出镜,让岛城市民眼前一亮。胶济铁路20世纪初也被称为“山东铁路”,又称胶济线,东起青岛,西止济南,始建于1899年,1904年建成通车,是山东半岛上的第一条铁路。《青岛往事》展现了这座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细致入微的体现了青岛的工业、金融、纺织、航运、贸易等各行业,充分表现了青岛在不同时期的风貌和这座城市的鲜明特质。剧组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百年老青岛的真实风貌,不仅在无锡重新搭建了劈柴院,而且还重建了旧中山路——山东街,真正做到了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传统。 

电视剧《青岛往事》里的历史,俾斯麦街就是今天的江苏路



首先,在故事的开篇提到了青岛建置以及德国侵占青岛,签订《胶澳租界条约》,这是整个故事的大背景。然后,开始正式切入故事……
电视剧中出现的第一个历史知识是:俾斯麦街。由于王满仓的养母身患重病,不能医治,王满仓的养母在临终前告诉他要去青岛找翠翠婶子(实际是生母),并告诉他翠翠婶子在洋人弗里希家里做事,住在俾斯麦街。



电视剧截图



俾斯麦街老照片
这里的俾斯麦街,就是现在青岛的江苏路,江苏路是青岛市最早建成的一批马路之一, 德国占领时期的名称是俾斯麦大街,日本占领时期改名为万年町,1922年已改名江苏路。
少年满仓一直往东走,来到青岛之后,第一个到的地方是弗里德里希街,就是现在的中山路。满仓在一个面包店前面停下。



电视镜头中的中山路



弗里德里希街(中山路)老照片
德国占领青岛后,在这里很快开起了面包店、旅馆等,而且中山路就是当时商业一条街。



电视镜头中的面包店



总督府在青岛开的第一家面包店



德国人在中山路开设的第一家旅馆:特伦德尔旅馆
满仓在面包店前停留,遭到了面包店的德国人的训斥,并告诉他这里不是乞丐该来的地方。接着,出现了一位中国人,告诉他去山东街。





山东街老照片
这里出现的历史是,在德国占领时期,中山路分南北两段,南端是欧人居住区,叫弗里德里希街,北段是山东街,是中国人聚集的地方。



山东街和劈柴院
满仓随后往北走,来到了劈柴院,遇到了收留自己的撂地艺人“姜傻子”。





劈柴院位于中山路,建于1902年。关于劈柴院名字的来历,有很多说法。目前最靠谱的是,劈柴院确实卖过劈柴。据说,从清末开始就已经有劈柴市, 德占青岛后,开始规划筑路、建房,人们在这里卖劈柴,这里也就由劈柴市改称劈柴院了。到1910年左右,这里逐渐被饭店、说书场取代。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劈柴院是艺人演出的主要场所,当时8号院和10号院是娱乐中心,10号院有一家电影院叫“大光明”,大光明电影院周围还有几家茶社,茶社中有歌女演出。院子里“撂地”的艺人,摆上几条或者十几条长凳,演完一段就收钱,站着看的可以不交钱,坐着看的则一定要交钱。这里小商小贩比比皆是,说书的、唱大鼓的、变戏法的、玩杂耍的、算卦的、卖假药的等等。
满仓来到青岛之后,继续寻找翠翠婶子,但是由于他忘了地址,只记得一个“俾”和一个“希”字,因此他不得不一条街一条街找。随后,满仓在青岛火车站看到了翠翠婶子,这时正在进行胶济铁路的通车仪式。






胶济铁路1904年6月1日正式通车,是德国人为了掠夺山东内地的矿产资源,开通的一条的铁路。



青岛站老照片



胶济铁路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