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和李白为什么绝交?两人恩怨长安三万里给了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23 12:52:53 来源:96845 编 辑:9万精品
在《长安三万里》中大约写了李白和高适绝交的原因,李白一生郁郁不得志,在安史之乱的时候,投奔了“叛贼”永王,还为其写了11首赞美诗,结果永王败北,最终李白以谋逆大罪被捕入狱;而此时他少年时期就认识的最好的朋友高适已经官居高位,李白想请高适帮忙向皇帝求情,但是为了“自保”,高适并没有替李白求情,就这样李白和高适绝交。
![]() 但是我们看《长安三万里》的结局交代了为什么高适没有向皇帝求情,因为两个人是好朋友,如果求情会被认为有徇私舞弊的嫌疑;所以高适偷偷的写信,让郭子仪让皇帝求情了,这样以来李白最终被流放夜郎,并且在还没有到达夜郎的时候(大约走到白帝城)的时候,就被特赦了。然后写下了那千古名句《早发白帝城》。 ![]() 长安三万里,本就是一个无比恢弘又荡气回肠的意向,高适李白两人一路考公北上,电影遵循史料,在历史的一团迷雾中试图寻找到高适与李白晚年绝交真相。以高适的视角来讲李白是剧作及其高明之处,诗仙是如何在当年名满天下,游历民间却心系庙堂,抱负天下而不得志,致使晚年选错阵营锒铛入狱。在这个过程里,我们能看到电影的极致浪漫,诗歌参与叙事,这是璀璨大唐给予的真正的文化自信,电影里有太多耳熟能详的诗词以及名人出现,饮酒当歌,吟诗作赋,将进酒的段落升华主题,仅此华章足以载入华语电影名场面,璀璨星河,人类群星闪耀,我们从小的记忆被唤醒,虽然如今不对诗,但这是足以唤醒我们的集体记忆。哪怕168分钟都只觉一瞬,没看够,但足以让心中诗气回魂,长安,即便走三万里又何妨,这种豪迈之气荡然心间。不管是带娃去看,还是自己去看,都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