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慈禧地宫内部实拍图片, 权倾一世的慈禧太后竟然是死于拉肚子
发布时间:2024-01-15 17:10:16 来源:96845 编 辑:9万精编
还处在封建社会的皇亲贵族们,他们活着的时候享受着富贵权势,死后安葬的也极其奢华讲究。尤其是清朝时期,由于是距离现代比较近的朝代,很多帝王权贵的陵墓由史书记载或显而易见而轻易的找到并开掘出来供历史学家研究后,开放给普通人们游览。在这里感受朝代的更替,历史的沉留。在这里,清东陵地宫内安躺着一位曾经权倾一世的把握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慈禧。
清东陵慈禧地宫内部实拍图片 慈禧地宫即定东陵,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裕妃园寝西侧,是清文宗咸丰帝的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和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的陵寝。两陵相连,建筑规制完全相同。 东陵慈禧地宫内部图: ![]() 东陵慈禧地宫内部图: ![]() 东陵慈禧地宫内部图: ![]() 慈禧太后的墓葬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初九清明节,由同治皇帝亲自勘察风水,于十五日将平顶山改为普祥峪定为慈安母后皇太后的墓葬,普陀山改名普陀峪,定为慈禧太后的墓葬所在。两陵由第七世样式雷雷廷昌主持设计修建,于当年八月同时动工,于光绪五年(1880年)六月同时完工,耗时六年,耗银五百多万两。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慈禧陵又重修一次,工程历时十三年于一九零八年十月十八日完工。 权倾一世的慈禧太后竟然是死于拉肚子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据《慈禧外记》载:西历1908年11月15日太后仍于六点钟起床,处理朝政。“至午时太后方饭,忽然晕去,为时甚久”,“其根则由于夏间病痢太久,体气大伤也。”同日《内起居注》亦云:“是日,圣祖母太皇太后疾大渐,未刻,慈驭升遐。” 从以上记载看出,慈禧太后的病由痢疾也就是拉肚子了引起的,后面逐渐加重以至元气大伤,体力损耗过大而死的。 据记载,在慈禧太后73岁那年,为了给这位“老佛爷”祝寿,宫廷内大办宴席,忙得不亦乐乎。寿诞那天,请了京城数十名最好的厨师,置办了100多道菜肴,文武官员近千人欢聚一堂,为慈禧太后祝寿。慈禧那天特别高兴,她先饮了几杯白酒,然后吃了不少美味佳肴。谁料,第二天,慈禧就感到腹痛难忍,大便次数明显增加,最多的一天达几十次,并带有脓血。大约一星期后,慈禧变得骨瘦如柴,虽然请了太医切脉诊治,据说还服了加倍的鸦片,但病情仍无好转,后来鸦片都止不了痛。又过了一个星期,慈禧陷于昏迷状态。直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年11月15日)慈禧死于中南海仪鸾殿,终年七十四岁。 可以想见,慈禧当日估计饮酒过量,使肠道抵抗力下降,已为细菌的侵入打开了大门;那时烧菜的厨师,人员众多,在配制菜肴时,很可能把细菌带到鱼肉之类上,并在其上大量繁殖。再说从慈禧发病的潜伏期看,进寿宴在前,腹痛腹泻症状在后,显然与这次寿宴有关;再从她的临床症状看,完全附合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症状。由此可见,这位西太后很可能是感染了痢疾杆菌而拉肚子导致体力虚脱昏迷,最终不治而亡的。 慈禧生前照片: ![]() 慈禧生前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