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帝如何养活后宫?古代嫔妃如何侍寝皇帝

发布时间:2024-01-22 13:47:14 来源:96845 编 辑:9万精编
在古代的皇帝们通常都是三宫六院后宫佳丽三千!放在现如今可是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此大的后宫其实还有许许多多的嫔妃甚至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便已老去!就有网友好奇在古代皇帝是如何养活后宫这么多的佳丽呢?古代嫔妃如何侍寝皇帝?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古代的皇帝如何养活后宫?

在古代,给皇帝当老婆是给有工资收入的。在古代皇帝便是靠着管库收入养活后宫的!
 
在封建时期的中国,长期流行着一妻多妾制,给皇帝当老婆那是一种职业,有明确分工的。那么,给皇帝当老婆的工资到底能开多少钱?后宫三千佳丽,皇帝又是如何应付庞大的后宫开销呢?
 
据《国朝宫史》反映,明代后宫开支巨大,“有明之季,脂粉钱岁至四十万两,内用薪炭,巧立名色,靡费更甚”。明代后宫仅化妆品的费用,每年就要花去40万两银子,可想其他开支了。因此国力强盛年代,后宫规模可能很大,如唐玄宗宫妃有4万人,有条件养活那么多老婆嘛。

 
以汉朝公职人员的薪酬制度为例: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俸禄最高“金印紫绶,秩俸万石”。后宫昭仪等同丞相,但实际上,昭仪拿的年棒并没有丞相多,每年的俸禄是4200斛(石)稻谷。据《汉书·律历志》和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辩证一》中对当时的计量单位和换算公式的记载,汉昭仪的实际年俸折合现代174182市斤。不过,现代有学者考证,秦汉时的1石稻谷,仅合现代27斤,即便是按照这标准算,汉昭仪的年俸也达到到了113400斤稻谷,收入相当可观了。
 
汉代最低一级的宫女保林的年俸也有192斛,相当于现代5184斤,这份薪水也算是很高了,以人均一天一斤粮来算,一个宫女一年便可以养活14口人,而昭仪一年则可养活310口人。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朝代后宫的年俸不尽相同,并非哪一朝的妃子都有这么高的待遇。国力下降、败落时,后宫的规模就很小了——多了,皇帝也养不起啊。

 
再看看清朝皇帝女人们的工资。据乾隆七年编纂的《国朝宫史》记载,清朝后宫的年俸分九等,分别是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皇太后的年俸最高,每年黄金20两、银2000两。余下相应的是皇后银1000两、皇贵妃银800两、贵妃银600两、妃银300两、嫔200两、贵人100两、常在50两、答应30两。处于不同等级的宫妃,年俸的差别很大,这也是历朝都存在的现象。
 
清妃相比汉妃动辄上万、十万斤稻谷来算,可能并不高。但除了银子以外,她们还能得到大量的包括绸缎、貂皮等在内的贵重物品。以“妃”为例,除300两银子的年俸外,每年还能得到蟒缎1匹、织金1匹、妆缎1匹、倭缎2匹、闪缎1匹、金字缎1匹、云缎4匹、衣素缎2匹、蓝素缎1匹、帽缎1匹、彭缎3匹、纱4匹、裹纱5匹、绫5匹、纺丝5匹、杭细5匹、棉纳5匹、高丽布5匹、三线布2匹、毛青布10匹、深蓝布10匹、粗布3匹、金线10络、绒5斤、棉线3斤、木棉20斤等。

 
面对巨大的开支,实际上,即便在唐玄宗时代,后宫开支也让他感到沉重。唐玄宗是怎么养活那么多宫妃的?首先是国家财政支出,再是建“小金库”,让太监、爪牙下去搜刮民财。《旧唐书·食货志》记载,为养活后宫成群美妃,唐玄宗想方设法搞钱,“开元中,有御史宇文融献策,括籍外剩田”。就是检查户籍以外的隐瞒土地,结果仅此一项便多收税几百万贯。
 
宋仁宗赵祯当皇帝时,宫人的月俸一度高达12000贯。宝元年间,军事调动频繁,财政经费同时吃紧,赵祯只好在后宫嫔妃身上抠钱用,养不起了。

 
有的朝代,皇帝还会打白条,拖欠薪水,给的是“口头支票”。遇到国事危急时,还要捐款。如赵祯,在军费困难一直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只好接受谏议,削减后宫赏赐。皇后、嫔妃还每人捐助5个月的俸禄,弥补军费不足。
 
遇到年景不好,皇帝还会找个理由,比如后宫阴气太重,把宫妃遣散。唐文宗太和年间,“出宫女千人”;宋仁宗时“出宫人几百人”。唐宪宗更干脆,一下把后宫放出200车人,让她们随便嫁人。
 


古代嫔妃如何侍寝皇帝

骰子是一种du具,在唐开元年间,曾被宫中称作『媒人』。原来,皇帝不耐烦为择妃侍寝而费神,就让嫔妃们掷骰子来定待寝者。
 
大多数嫔妃对于侍寝只能抱以听天由命、无可奈何的态度。然而,亦有不少宫中女子对待寝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种种方式争取侍寝,以图获得帝王的宠爱。
 
太监进去后,妃子必须面对皇帝,倒着爬出被子。君臣朝堂相见,臣子退下,是不能转背而行、拿脊梁骨对着皇帝的,得面朝皇帝,往后挪步,这叫“却行”。

 
皇帝与后、妃的房事都归敬事房太监管理、记录。帝、后每行房一次,敬事房总管太监都得记下年月日时,以备日后怀孕时核对验证。
 
皇帝与妃嫔行房,程序则复杂一点。每日晚餐完毕,总管太监就奉上一个大银盘,里面盛了几十块绿牌子,每块牌子上都写着一个妃子的姓名。这天,皇帝若没有性欲,便说声“去”;有点意思,则拈出一块牌子,翻过来,背面朝上,再放进盘里。总管记住这个牌子,出来后将牌子交给手下——专负责背妃子进寝宫并一直送到龙床上的太监。

 
届时,皇帝睡觉了,则先上床,将被子盖到踝关节处,脚露在外面;那太监先已在妃子房中将其脱个精光,随即裹上大披风,一直背到寝宫,再扯去披风,将妃子放在床上。妃子则从暴露在外的“龙爪”这头匍匐钻进大被,然后“与帝交焉”。
 
此时,太监退出房外,和总管守候窗外,敬候事毕。为防止皇帝中马上风而死,时间稍长,总管就得在外高唱:“是时候了。”若皇帝兴致高,装聋作哑,则再喊一次。“如是者三”,皇帝就不能再拖延,而得“止乎礼”,(因人而异。康熙帝是一般人不敢得罪的。爱多久就多久。)招呼太监进房。

 
“臣妾”更不能拿光脊梁对着皇帝,所以只能这样倒爬下床。太监再次用披风裹着她,背到门外。总管随后进来,问:“留不留?”皇帝说留,就拿出小本本,记上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皇帝幸某妃
 
若说不留,总管就出来,找准妃子腰股之间某处穴位,微微揉之,“则龙精尽流出矣”,实施人工避孕。避孕倘不成功,就得补做人流手术,因为本子上没有记录的房事,做了也是白做。
 
这个不太合乎“人道”的存档制度,是顺治皇帝从明朝学来,用以限制“子孙淫豫之行”的。皇帝们肯定都不满意这个“祖制”,但又不能随意更动,于是设法规避。
 
圆明园等行宫不必奉行存档制,因此,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年轻的咸丰都住在圆明园。

 
有时,帝王的糊涂加上宠妃的任性,会闹出所谓误幸之事。
 
一夜,汉景帝欲召幸程姬,偏巧程姬有月事,不愿侍寝,就把自己的侍者唐儿打扮一番去见景帝。景帝喝得酩酊大醉,真假莫辩,以为唐儿就是程姬,一番恩受缠倦之后,便使唐儿怀孕了。
 
这些宫中佚闻,饱含着宫中女子多少辛酸的泪水。她们原是被养在宫中以备一人泄欲的玩偶或传种的工具。但是,连这种被玩弄时『义务』,在她们也是难以期冀的机会。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制度的残忍性和宫嫔制度的非人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