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小人书如何收藏?小人书聊斋一套多少本
发布时间:2024-01-20 18:11:15 来源:96845 编 辑:9万精编
连环画有一个俗称叫作小人书,自从90年代后期开始小人书就成为了收藏品。旧小人书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它们投资小但却增值快,赢得了不少人的认可。那么应该如何收藏旧小人书呢?怎样去收集并鉴别旧小人书的收藏价值空间呢?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了10种收藏旧小人书的方法。小人书有些现在的价格很高,成套的会更贵一些。那么小人书聊斋一套多少本?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旧小人书如何收藏? 旧小人书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收藏。下面一起来看看如何收藏旧小人书吧。 1.看出版年代 1925年,上海的世界书局首推《三国志》、《封神榜》等系列连环画,将先前小说中的图更系统地连贯起来,形成完整的故事,连环画由此产生,并火爆全国。以后,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几度兴衰沉浮,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许多优秀传统连环画被做为“四旧”封杀焚毁,使这一文化资源受到很大损失。可见,愈早期的作品,存世的机会愈少,也就愈显珍贵。 2.看绘画技巧 一部佳作,应该是绘画精细,手法娴熟,图中人物、情景、道具均能给人以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之感,此类连环画,最受藏者器重。 3.看出自谁手 在中国连环画这方沃土上,曾产生过多位造诣较深、取得了很高艺术成就的大家,如刘继卣、王叔晖、贺友直、华三川、顾炳鑫、王弘力等,他们的作品表现出扎实的功底,给人以艺术和美的享受。还有许多老画家如赵宏本、钱笑呆、陈光镒、张令涛、水天宏等,他们靠自学成才,画风严谨,线条优美,透视感强,作品同样受到称赞。 有些所谓学院派画风的作品,强调表现自我,追求画面的形式美和线条变化,或受利益的驱使,只求高产,不讲质量,这类作品,属于劣品。 4.看故事内容 连环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等无所不含,有些作品不受政治形式的约束,可以反复印制,升值潜力相对要小;还有一些作品,因思想上的偏差,已不可能再版,如《穷棒子扭转乾坤》、《投降派宋江》、《剥开孔圣人的画皮》、文革中的八个样板戏及一些带有语录、套红封面的典型文革时期连环画,升值空间则较大。 5.看何种开本 连环画有64开、48开、32开、24开、16开等几十种开本,48开以上版本的连环画,绝大部分发行量比较小,有的甚至只发行了一千册,非常难觅,自然要珍稀一些。我们最常见的64开本,发行量基本都在几十万册以上,流行较广,因此,同类的书,价值也就不如前者。 6.看是否获奖 连环画全国范围的评奖在文革前后共进行过四次,首届评出一等奖《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6部,二等奖《东郭先生》等12部,三等奖《杨门女将》等35部;二届评出一等奖《十五贯》等5部,二等奖《海瑞罢官》等72部;三届评出绘画荣誉一等奖《罗伦赶考》等4部,二等奖《嘎达梅林》等4部,三等奖《红旗谱》等15部,绘画创作一等奖空缺,二等奖《贵妇还乡》等31部,三等奖《幻灭》等31部;四届评出一等奖《地球的红飘带》等3部,二等奖《乾隆与香妃》等12部,三等奖《望夫石》等15部。 此外,还有套书奖、封面奖、脚本奖等,这些作品有的以不同开本的单册出版,有的是系列套书中的一册,还有的刊在《连环画报》、《故事画报》等各类期刊上,它们是连坛精华,是藏家收集的热门。 7.看能否成套 成套的连环画有不少是陆续出版的,因印量和发行区域不是很均衡,往往造成各地此少彼多或彼少此多,甚至连出版地都奇缺,如福建版的《通俗前后汉演义》、曲艺版的《兴唐传》、上海版的《东周列国》、《成语故事》,天津版的《聊斋》、《宋史》等都有此类现象。一套书中,缺了其中几本,使藏值大打折扣,所以,藏者为了配到缺本,经常要全国范围的联络,互通有无,有的要出价几十或上百元才能如愿。 8.看印刷数量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没有知识产权和版权法规,出版秩序混乱,一部作品问世,任何人都可以仿造印刷,有“连友”做过统计,仅《三国演义》连环画,就有三十个以上的厂家印刷。在当时,一部作品的印量在百万册以上是常见的,多的甚至要超过几千万册。印数多,也就意味着留世的多,故价值不会很高。反之,则必然抢手。 9.看制书质量 总的来说,文革前或文革当中的连环画,印刷普遍比较精美,线条清晰,字迹端正,封面色彩饱满艳丽,装订整齐。上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逐渐启动,有些印刷厂只注重快产快销,印刷、装订都比较粗糙,这类书往往不被看重。 10.看品相新旧 连环画历经坎坷,幸存下来的有相当一部分已是不同程度的残损、涂沫、霉变等,这种情况使连环画的欣赏价值不尽人意。所以,同样的书,品相新的要比旧书价值高出几倍以上。 小人书聊斋一套多少本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全书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它博采中国历代文言短篇小说以及史传文学艺术精华,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造奇设幻,描绘鬼狐仙魅世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在艺术上代表着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原著小说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没落的书香家庭,但功名不显。 父蒲盘弃学经商,然广读经史,学识渊博。 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 20岁时,与同乡学友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等人结“郢中诗社”。后家贫,应邀到李希梅家读书。 31~32岁时,应同邑进士新任宝应知县、好友孙蕙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南游,对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官场的腐败、 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体验。还结交了一些南方下层歌女。 北归后,以到缙绅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 6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1岁时才援例成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了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连环画就是依据清代蒲松龄原著改编,由国内诸多绘画高手创作而成,也是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跨世纪保留书目之一。作为大众美术——连环画,《聊斋志异》自上世纪50年代起到60年代中期及80年代初期,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已有数十本面世,并享誉全国,然而,由于80年代中期连环画市场出现低谷,致使90年代初创编的几十部新稿未能出版。这套《聊斋志异》连环画精选了其中部分写实风格的画稿39册,连同80年代前的画稿62部正编成册,共计101册于2006年8月精装出版,是广大连友不可多得的连环画精品。 不同版本的聊斋连环画一套的本数也是不尽相同的,82版连环画《聊斋》一套59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