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和郡王具体的区别介绍,清朝亲王郡王一览表

发布时间:2024-01-20 07:59:46 来源:96845 编 辑:9万精编
看过《甄嬛传》的网友,大都为清朝后宫那似繁星一样多的美人所震撼,为那美人似迷宫格一样的心思所恐吓,为那美人堆里走出来的皇后娘娘所折服。至此也只能感叹一句,看过《甄嬛传》别的宫斗剧都是小儿闹剧不值一提。当你注意到费尽心思的斗争时,你是否留意到居中各类小鲜肉、大叔叔们亲王、郡王的不同称呼。亲王和郡王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亲王和郡王具体的区别介绍
 
亲王是中国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亲王的正室为亲王妃。
 
郡王,中国古代爵位名。其名始于西晋。唐宋以后,郡王皆为次于亲王一等的爵号。除皇室外,臣下亦得封郡王。明代,郡王是亲王无法继承爵位的其他儿子的封号,继承爵位的嫡子封为世子,余子封为郡王。图为明代郡王,郡王妃容像,郡王头戴翼善冠,身穿交领茶色五爪龙袍,束玉带,厚底皂靴。郡王妃头戴七翟冠,身穿大红罗袍,霞帔。
 
清代宗室封爵第二级称为多罗乡王,简称乡王、也称之为郡王。
 
自晋朝亲王、郡王分设,一般一字王号为亲王,两字王号为郡王,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仪封汾阳王。明朝时期,亲王的正式名称为王,其封地称国,王玺称“某国之宝”
 
简单地来讲,皇帝的儿子封亲王,而亲王的儿子封郡王,从爵位上讲,亲王的等级更高些.通常,爵位是世降一级,亲王的儿子降为郡王,郡王的儿子降为贝勒……不过有所谓“铁帽子王”世袭罔替,永不降级。

 
 
 
清朝亲王、郡王一览表
 
按时间顺序
 
武功郡王礼敦景祖皇长子:崇德元年四月追封。
 
慧哲郡王额尔衮:景祖二子。顺治十年追封。
 
宣献郡王斋堪:景祖三子。顺治十年追封。
 
庄亲王舒尔哈齐:显祖三子。初为贝勒,顺治十年追封。
 
通达郡王雅尔哈齐:显祖四子,太祖同母弟。顺治十年五月追封。
 
郑亲王济尔哈朗:显祖三子舒尔哈齐之子: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十二年卒。
 
简亲王济度:济尔哈朗次子,顺治十四年五月由袭爵改封,十七年卒。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其后裔仍追复郑亲王原号。
 
敏郡王勒度:济尔哈朗三子,顺治八年闰二月封,十二年卒。
 
礼亲王代善:太祖次子,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五年卒。
 
饶余亲王阿巴泰:太祖七子,顺治元年四月封郡王,三年卒。康熙元年三月追封亲王。
 
英亲王阿济格:太祖十二子,顺治元年十月封,八年以罪赐死。
 
睿亲王多尔衮:太祖十四子,阿济格同母胞弟。崇德七年四月封,顺治七年卒,死后封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八年追削封号,夺爵,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追复原封,世袭罔替。
 
豫亲王多铎:太祖十五子,阿济格同母胞弟。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六年卒。九年三月追降郡王,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追复原封。
 
敬谨亲王尼堪:太祖长子贝勒褚英之子,顺治六年三月封,九年卒。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长子,崇德元年封成亲王,坐事降贝勒,三年卒,四年四月追封,世袭。
 
颖亲王萨哈璘:代善三子,天命十一年封贝勒,崇德元年卒,追封。


 

谦郡王瓦克达:代善四子,顺治八年二月封,九年卒。
 
巽亲王满达海:代善七子,顺治八年二月由袭爵改封,九年卒。
 
惠亲王祜塞:代善八子,原封镇国公,薨,追封。
 
端重亲王博洛:阿巴泰三子,顺治六年三月封,九年卒,十六年十月追降贝勒并夺爵。
 
安亲王岳乐:阿巴泰四子,顺治十四年十一月封,康熙二十八年卒,三十九年十二月追降郡王。
 
信郡王多尼:多铎子,顺治六年由袭爵改封信亲王,九年降郡王,十八年卒。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后裔追封豫亲王。
 
衍禧郡王罗洛宏:岳托子,顺治元年十月由袭爵改封,三年卒。
 
顺承郡王勤克德浑:萨哈璘子,顺治五年九月封,九年卒,世袭。
 
康亲王杰书:祜塞子,顺治十六年十二月由袭爵改封,康熙三十六年卒。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后裔仍追复礼亲王原号。
 
僖郡王岳希:岳乐四子,康熙二十三年正月封,二十九年二月降贝子。
 
平郡王罗克铎:罗洛宏子,顺治八年二月由袭爵改封,康熙二十一年卒。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后裔仍追复克勤郡王原号。
 
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五年三月坐事削爵,卒于狱中。八年正月追复原封,世袭。
 
承泽亲王硕塞:皇太极五子,顺治八年闰二月封,十一年卒。
 
襄亲王博穆博果尔:顺治十二年十二月封,十三年卒。
 
显亲王富绶:豪格三子,顺治八年二月由袭爵改封,康熙八年卒。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后裔仍追复肃亲王原号。
 
温郡王猛峨:豪格四子,顺治十四年正月封,康熙十三年卒。
 
庄亲王博果铎:硕塞长子,顺治十一年由袭爵改封,雍正元年薨。
 
裕亲王福全:世祖顺治二子,康熙六年正月封,四十二年卒。
 
荣亲王:董鄂妃之子,出生一百零六天后夭折,未命名。
 
恭亲王常宁:世祖五子,康熙十年正月封,四十二年卒。
 
纯亲王隆禧:世祖七子,康熙十三年正月封,十八年卒。
 
直郡王允褆:圣祖康熙长子,三十七年三月封,四十七年十一月坐事削。雍正二年卒,赠贝子。
 
理亲王允礽:康熙次子,原封皇太子,四十七年九月坐事废。雍正二年卒,追封亲王封号。
 
诚郡王允祉:康熙三子,四十八年三月封,雍正八年五月坐事夺。十年卒,赠郡王。
 
雍亲王胤禛:康熙四子,即世宗雍正,四十八十一月年封。
 
恒亲王允祺:康熙五子,四十八年三月封,雍正十年卒。
 
淳亲王允佑:康熙七子,雍正元年四月封,八年卒。
 
廉亲王允禩:康熙八子,六十一年十一月封,雍正三年十二月坐事削。
 
敦郡王允(衤我):康熙十子,四十八年十月封,雍正二年四月坐事削。乾隆六年卒,赠贝子。
 
履亲王允祹:康熙十二子,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封,乾隆二十八年卒。
 
怡亲王允祥:康熙十三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封,雍正八年卒,世袭。
 
恂郡王允禵:康熙十四子,乾隆十三年正月封,二十年卒。
 
愉郡王允(衤禺):康熙十五子,雍正八年二月封,九年卒。
 
果亲王允礼:康熙十七子,雍正六年二月封,乾隆三年卒。
 
慎郡王允禧:康熙二十一子,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封,乾隆二十三年五月卒。
 
缄亲王允秘:康熙二十四子,雍正十一年正月封,乾隆三十八年卒。



 
宁郡王弘皎:允祥三子,雍正八年八月封,乾隆二十九年卒。
 
泰郡王弘春:允禵长子,雍正十二年二月封,八月降贝子。
 
宝亲王弘历:世宗雍正四子,即清高宗乾隆。雍正十一年二月封。
 
和亲王弘昼:雍正五子,十一年正月封,乾隆三十五年卒。
 
和亲王永璧:弘昼子,初封辅国公,乾隆三十五年十月晋封,三十七年卒。
 
定亲王永璜:乾隆长子,乾隆十五年三月追封。
 
履亲王永珹:乾隆四子,允祹嗣后,原袭郡王,乾隆四十二年卒,嘉庆四年三月追封亲王。
 
循郡王永璋:乾隆三子,乾隆二十五年七月卒,追封循郡王。
 
荣亲王永琪:乾隆五子,三十年十一月封,三十一年卒。
 
质亲王永瑢:乾隆六子,五十四年十月封,五十五年卒。
 
哲亲王永琮:乾隆七子,嘉庆四年三月追封。
 
仪亲王永璇:乾隆八子,嘉庆四年正月封,道光十二年卒。
 
成亲王永瑆:乾隆十一子,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封,道光三年卒。
 
嘉亲王颙琰:乾隆十五子,即仁宗嘉庆,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封。
 
庆亲王永璘:乾隆十七子,嘉庆二十五年三月封,寻卒。
 
定亲王绵恩:永璜二子,原袭郡王,乾隆五十八年十二月晋封,道光二年卒。
 
荣郡王绵亿:永琪子,原袭贝勒,嘉庆四年正月晋封,二十年卒。
 
穆郡王:未命名,嘉庆长子,二岁寻卒,嘉庆二十五年八月追封。
 
智亲王旻宁:嘉庆次子,即宣宗道光,嘉庆十八年九月封。
 
敦亲王绵恺:嘉庆三子,二十五年七月封,道光十八年十二月卒。
 
瑞亲王绵忻:嘉庆四子,二十四年正月封,道光八年七月卒。
 
惠亲王绵愉:嘉庆五子,道光十九年正月封,同治三年十二月卒。
 
定亲王奕绍:绵恩子,原袭贝勒,道光二年六月晋封,十六年卒。
 
庆郡王奕采:仪顺郡王绵志子过继永璘,原袭贝勒,道光十六年九月晋封,二十年十月坐事削。
 
庆亲王奕匡:永璘六子绵性后,光绪十年十月进庆郡王,二十年懿旨进亲王,世袭。
 
隐志郡王奕纬:道光长子,咸丰元年晋封郡王。
 
顺郡王奕纲:道光次子,二岁卒,三十年正月追封。
 
慧质郡王奕继:道光三子。三岁卒。咸丰元年追封。
 
敦亲王奕脤:道光五子过继为绵恺后,初袭郡王,咸丰十年正月晋封,光绪十五年正月卒。
 
恭亲王奕欣:道光六子,三十年正月封,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卒,世袭。
 
醇亲王奕譞:道光七子,光绪、溥仪之祖父。咸丰元年封醇郡王,同治三年,加亲王衔。十一年,晋封醇亲王。十二年,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卒,世袭。
 
钟郡王奕诒:道光八子,三十年正月封,同治七年十一月卒。
 
孚郡王奕譓:道光第九子。三十年正月封。十一年亲王衔。光绪三年二月卒。
 
端郡王载漪:奕脤子,同治十年出嗣为奕志孙。原袭贝勒,光绪二十年正月晋封,二十六年十二月因纵义和团夺爵。
 
悯郡王:咸丰次子,生未命名逝,咸丰十一年十二月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