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成水变油事件回顾,水变油的骗人把戏原理揭秘
发布时间:2024-04-25 20:51:40 来源:96845 编 辑:9万精编
上世纪80-90年代,有一个人物可以说风靡全中国,那就是王洪成,他发明了全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四大发明我们都知道了),据王本人介绍,只要把一种特殊的母液,按1:10万的比例加到普通的水中,配制成“水基燃料”,即可用这种燃料代替汽油用于发动汽车,成本仅为汽油的千分之一。
王洪成水变油事件回顾:
王洪成,男,1954年8月20日出生,最终因为以虚夸发明并触犯刑律,被黑龙江法院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
1984年3月,哈尔滨普通司机王洪成宣布发明“水变油”,在四分之三的水中加进四分之一的汽油,再加进少量配置的“洪成基液”(或称“水基燃料膨化剂”)就可以变成“水基燃料”,一点即燃,热值高于普通汽油、柴油,且无污染,成本极低。这项“发明”受到不少权威人士肯定,被全国几十家新闻媒体的炒得火热。一个部队企业专门为此办了一个公司,有300多家乡镇企业拿出上亿元资金给他搞共同开发,把他当成财神爷。王洪成获得了数以亿计的钱财。1993年初公安部和物资部发出通知要求有关单位停止宣传;4月,原物资部干部严谷梁在报上发表文章《应该用事实澄清“水变油”真相了》质疑“水变油”。一些报刊载文指出“水变油”是魔术、骗局。这年6月,王洪成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状告严谷梁侵犯其名誉权,后被法院以其发明从未进行科学鉴定为由驳回起诉。1995年全国政协八届会议上,何祚庥、郭正谊等4位科技界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呼吁调查“水变油”的投资及对经济建设的破坏后果。1996年1月1日,王洪成被收容审查;1997年11月14日,被哈尔滨中级法院判处10年徒刑。而这幕闹剧此时已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数以亿计钱财损失。
水变油的骗人把戏原理揭秘: 要识破王的把戏很难吗?其实也不难,甚至不需要化学知识,而只需要一点基本常识。如1992年时任劳动部部长阮崇武给国务院某领导的报告所言: “王洪成以水代油的事,早在1985年冬天我到公安部工作时,受××同志委托去看了他的‘表演’,当时我就明确表示:只要他真正投产,哪怕是小批量的,也就用不着谁去批准,赚钱就是了,什么问题都将不存在。但多少年来,他只是到处跑,请名人看‘表演’,住在宾馆、白吃白喝,当时并非强迫他交出药方,我也曾帮助他申请专利,以便保护,但他假装受伤,不肯去做科学的检验。他的‘表演’疑点甚多,也引起不少争议,后来柳随年同志曾作过不少努力,但成效不大。对这件事,我觉得不必大动干戈,也不必非要领导批示,只要他开始小批量投产,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但我估计他是不肯的。他仍会到处造舆论,找名人‘表演’骗吃骗喝混下去。” 王洪成的“水变油”(水基燃料)确实从未投产。从1993年前后开始,王四处兜售、忽悠他人“建厂生产”的是一种所谓的“膨化燃料”。这种“膨化燃料”,不过是“大跃进”期间放过的卫星“燃油掺水”的变种而已。当年放“燃油掺水”卫星的地区,主要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变油”的惊天骗局发源于黑龙江,并非偶然)。黑龙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柴油中掺水,再往其中加入肥皂等乳化剂(王洪成选择的乳化剂也是肥皂),搞了一段时间的节油卫星,但很快发现这样做并没有什么节油效果,而且肥皂之类的碱制品对发动机部件的腐蚀严重,尤为得不偿失(王洪成提供的“膨化燃料”,也腐蚀了哈尔滨很多汽车的发动机)。故建设兵团较早停止搞“燃油掺水”,不过“技术”仍流传颇广。 ![]() 哈尔滨公交车使用王洪成的“膨化燃料”,这些汽车的发动机受腐蚀损毁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