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一般分布在哪个高度层,雾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4-27 16:39:16 来源:96845 编 辑:9万精编
  雾霾天气的发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在面对雾霾天气的时候我们无法出行,无法游玩,无法锻炼身体。或许这时候我们会想到为什么雾霾天气不会消失而是一直存在,他的存在给我们的身体能够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雾霾一般分布在哪个高度层
 
雾霾一般分布在哪个高度层,雾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逆温层像“大锅盖”将雾霾扣留在低空
 
  即使无风无雨,大气也是上下流动的,可为什么有时雾霾就是散不开?22日,上海交大课题组公布PM2.5等大气污染物浓度的三维分布数据。这些实测数据是他们使用固定翼与旋翼无人机搭载便携式检测设备,在长三角地区长期跟踪监测获取的。由此,也揭开了常常盖住雾霾的“被子”——逆温层的秘密。
 
  “目前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主要集中在地面,高空污染监测较少,这样的平面监测很难清楚掌握雾霾的生消和扩散规律。”上海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彭仲仁表示。从2011年起,他的研究团队主要利用翼展4米的无人机进行高空巡航,一次航时达7小时。在监测之前设定无人机飞行路线、高度和飞行模式,再用单架或多架小型无人机进行协同布局,对较大区域的大气污染状况进行实时监测。

雾霾一般分布在哪个高度层,雾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经试验,在距离地面1000米以内的范围内,PM2.5浓度的确总体呈现随高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但也有例外——他们发现大气中的“逆温层”妨碍污染物垂直扩散,增加了逆温层下、近地面PM2.5浓度,为雾霾“围城”提供了气象条件。彭仲仁解释称,在低层大气中,气温一般会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但在某些情况下,气温有时反而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出现逆温现象,形成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消散。
 
  在此意义上,城市空气污染预报可以采集逆温层气象数据,预测中重度雾霾驱散的时间。通常,逆温层在早间的高度维持在上空400米至500米,而午间则升至700米至800米。打比方而言,上海“第一高度”——上海中心大厦的600多米顶层,以及其他超高层摩天大楼可能处于逆温层中,雾霾的“被子”也在这一高度上。有时尽管“高冷”的高气压冷空气控制城市上空,仍可能压低逆温雾霾层。

雾霾一般分布在哪个高度层,雾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高度增而下降(每升高100米下降0.6°)。高层大气温度低,底层大气温度高,这种“头重脚轻”的结构容易产生空气对流运动,可以将地面上方的空气污染物运到高空然后“抛”向四周,从而减轻城市的空气污染。逆温现象中,高层大气温度高,底层大气温度低,这种异常现象导致大气层级结构稳定,空气污染物难以扩散。
 
  常见的逆温现象分为辐射逆温、平流逆温、地形逆温、下沉逆温和洋流逆温。晴朗无云的夜空,由于地面辐射减弱,近地面气温骤降,高处大气降温下降缓慢(比热容差异导致降温速度不同),出现上暖下冷。黎明前近地面气温降至最低,辐射逆温效果达到最强,日出之后逆温现象逐渐消失,早晚雾霾较浓就是这个原因。
 
  雾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雾霾一般分布在哪个高度层,雾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从2012年年底开始肆虐全国的雾霾天气,不仅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雾霾导致空气能见度低)甚至影响了正常的交通。更有甚者,近两年韩日两国开始抱怨中国大气污染导致本国雾霾发生,虽然不能将日韩等国雾霾的完全归咎于中国,但是我们的雾霾对周边国家确实会造成负面影响。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其实雾和霾的区别非常大。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蒸气凝结生成雾。霾,也称灰霾(烟霞),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由于雾和霾外在表象比较相似,而且常常同时存在,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所以统称“雾霾天气”。

雾霾一般分布在哪个高度层,雾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组成雾霾最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PM)等三种物质。其中核心物质是可吸入颗粒物。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等各类悬浮颗粒使大气混浊、视野恶化。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霾,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
 
  由于大气污染日渐加重、空气质量恶化,雾霾天气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乃至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将近30个省市不同程度受到雾霾侵扰,城市几乎无一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