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嘴里为什么会冒白气,今年冬天是暖冬还是寒冬?
发布时间:2024-04-28 10:03:05 来源:96845 编 辑:9万精编
冬天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说话的时候嘴里呼出的白气,小编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去抓别人嘴里呼出的白气。虽然傻乎乎的,但是玩的却非常开心,那个时候就非常好奇为什么在冬天的时候说话嘴里会冒出白气呢,相信不少人都会有过着中想法,那么现在你们知道了吗?
冬天嘴里为什么会冒白气
冬季是北半球一年当中最寒冷的季节,其他的为春、夏、秋。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2月,中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十二”三个月。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物体时,液化成细小的小水珠,并漂浮于空气中,于是就出现了我们所见“白气”。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和水烧开后喷出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冬天里因为水蒸气是从人体带着热量出来的,当你哈气时,从口里出来的水蒸气突然遇到外冷发生液化, 液化成细小液滴,由气态变为液态,变成细小液滴悬浮在空中。
![]()
人体的温度一般都在摄氏36度左右,而在寒冷的冬天,空气的温度很低,有时甚至达到零下几十度呢!人嘴里呼出的热气一遇到冷空气,就会结成许多小水珠,太阳光一照,看上去就是白色的了。
![]()
冬天,屋里比屋外暖和得多。屋里的水汽落到玻璃上,由于屋外冷,玻璃凉,水汽遇冷就凝结成冰花了。
在冬季,像东北等地,由于抬起十分寒冷,因此人呼吸时所产生的白气有可能在呼吸时与外面的冷空气相结合,瞬间结成了小冰霜。
![]()
今年冬天是暖冬还是寒冬?
据气象专家表示今年有“拉尼娜”现象,是“拉尼娜”年。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ñ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拉尼娜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对于我国来说,北方会来冷空气,形成高压空气团,自然是“寒冬”了。
![]()
按照不少机构预测,本次赤道东太平洋的水温状态非常的暧昧,刚好踩在-0.5℃这个阀门上,也就是说,尽管有偏冷的状况出现,但是拉尼娜很弱,能否发展为一次拉尼娜事件还有待观察。拉尼娜在这个冬季可能不会是最重要的因素。
但是另一个因素就比较重要了,那就是海冰,尤其是北极的海冰。北极热力场对于东亚冬季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主要是因为关系着极夜期北极极涡的位置。因为冰和水的降温速度不一样,在冬季水的降温更慢,下垫面海冰少,则有可能导致北极热力场崩盘,进而导致极涡移位,使得冷空气甚至寒潮频繁南下。
比如今年年初的强寒潮,正是北极点一次罕见的强增温导致。
不幸的是,今年北极圈海冰偏少,偏少的海冰对于今年冬季北极的热力场来是灾难。
尤其是环北冰洋沿岸水温偏高,海冰缺失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发展出阻塞高压,进而使得极圈内北亚极涡偏南,更容易出现冷空气活动。
![]()
北太平洋实在是太暖了,在这种水温偏高的状况下,高纬度西风则很容易在阿留申一带形成稳定的阻塞高压,而对应的,也会在东亚形成较为偏西的东亚大槽,我国大部则处在大槽槽后,槽后活跃的偏北气流也将有利于冷空气活动的发展。
目前多数nino指标区域表层海温都处于偏低状态,在拉尼娜临界点附近,未来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还是有的。虽然一些气候模式不看好拉尼娜的发展,但一次弱的拉尼娜事件还是可期的。
冷冬和暖冬都是季节平均,不会因个别冷事件或暖事件改变,今年一月的大寒潮没能扭转2015~2016年偏高的局面。冷冬指的是12,1,2三个月平均气温偏低,寒潮多发,大槽、切低横亘在东部。但不排除一段时间的偏暖。
今年冬季的拉尼娜(ENSO负相位)加上PDO冷相位确实有利于冷冬的发生,但是不要忘记全球变化的大背景。2015年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16年应该会再破记录,在这样的气候背景下,冷冬到底有多冷还值得观察。
冬天,屋里比屋外暖和得多。屋里的水汽落到玻璃上,由于屋外冷,玻璃凉,水汽遇冷就凝结成冰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