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致远为什么会离开雅虎?杨致远离开雅虎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4-04-28 18:55:47 来源:96845 编 辑:9万精编
对于杨致远这个名字,稍微了解互联网的人们都不会觉得陌生,这个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的男人,一手创办了雅虎公司,对中国互联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杨致远为什么会离开一手创办的雅虎?杨致远离开雅虎的启示有哪些?
杨致远为什么会离开雅虎?
雅虎长期投资者埃里克·杰克逊(Eric Jackson)今日撰文,阐述了杨致远离职的原因以及雅虎接下来可能采取的五大举措。他认为,杨致远的离职很可能是为了避免与雅虎股东交恶,而他的离去标志着雅虎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
以下为文章全文:
周二晚,杨致远突然宣布将离开雅虎,这家他在17年前创办的公司。投资者眼下很想搞清楚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杨致远为何离开?二是雅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过去6年,我一直在密切关注着这家公司,并在2007年发起了一场运动,成功将雅虎前CEO特里·塞梅尔(Terry Semel)赶下台。我也因此与杨致远结缘,我本人对他以及他创建的这家互联网公司非常尊重。雅虎也是我在2012年继续持有的优质股票之一,因为我觉得这只股票具有非常大的潜在价值。
![]()
我个人认为,杨致远选择在此时离开,是为了避免从现在到6月间与股东发生一场丑陋的纷争。雅虎第二大股东老板丹·勒布(Dan Loeb)是一位激进投资者,他去年9月第一个发表公开信,要求杨致远从雅虎董事会辞职。从2月24日开始,勒布与其他任何雅虎股东将可以在下一届股东大会(可能在6月召开)上提名自己的董事人选参加选举。
这一过程被称为“代理权争夺战”,因为股东们必须做出选择,是支持雅虎现有董事,还是支持勒布的董事人选。雅虎股东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只要发起代理权争夺战,那么勒布一定会笑到最后。
雅虎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一直在努力取得各项任务的目标,以取悦公司股东。这是他们两周以前从PayPal挖来斯科特·汤普森(Scott Thompson)担任新任CEO的原因。雅虎还宣布,将更换多名董事会成员。最为重要的是,雅虎还在努力实现“现金充裕剥离”(cash-rich split-off)方案,即将所持雅虎日本的股权全部卖给软银,将阿里巴巴集团的大部分股权卖给马云。
![]()
近来一直有报道称,杨致远是这些谈判中的一个障碍,因为他不愿意出售这些股份。如果杨致远继续留在雅虎董事会,我相信他肯定知道自己将面临勒布发起的代理权争夺战。杨致远一定会对此感到不爽,因为他可能会遭受大股东数月之久的批评。与其这样,还不如主动离开。
随着杨致远的离职,雅虎肯定会发生“大地震”。多年来,雅虎董事会便被戏称为“杨致远的董事会”,成员多由他的好友组成,他们在做出任何重大决定之前,心里肯定会想“杨致远如何看待这件事”。
既然杨致远决意离开雅虎(他还从阿里巴巴和雅虎日本董事会辞职),雅虎董事会今后将面临重压,不得不采取大股东们希望看到的行动。自杨致远宣布离职以来,有消息称包括董事长罗伊·博斯托克(Roy Bostock)在内的雅虎其他四位董事也将离开。
这样一来,雅虎董事会今后更有可能听命于勒布。
接下来,雅虎极有可能会采取以下五大举措:
![]()
1.完成现金充裕剥离交易
既然杨致远不再参与谈判,与阿里巴巴和软银的现金充裕剥离交易将顺利完成。雅虎会将其持有的25%阿里巴巴股权卖给马云,只留下剩余15%股权。雅虎还会将其持有的雅虎日本全部股权卖给软银。作为交换,雅虎应该会获得80亿美元现金和价值45亿美元的互联网新资产,帮助提升其核心业务价值。这种交易将可以让雅虎及其他各方免缴巨额税款。交易一旦完成,雅虎的现金流应该会超过100亿美元。
2.重组董事会
杨致远的朋友恐怕全部会出局,只有获得大股东认可的董事才会留下来。如果勒布和他提议的几个人选最终没有当选雅虎董事,那我才会感到吃惊。新董事会一定会对挖掘雅虎的潜在价值颇感兴趣。
3.派发特别股息
由于现金流充裕,加之新董事又希望取悦股东,雅虎定会向股东派发特殊股息。雅虎甚至有可能在现金充裕剥离交易完成之时宣布派发特别股息的消息。
![]()
4.股票回购
此外,通过回购股票,减少在外流通的股票数量,这也是释放股东价值的一个办法。
5.借债
雅虎目前没有任何负债,每年EBITDA利润约为15亿美元。随着新董事会更加专注于释放雅虎股东价值,他们举债45亿美元甚至60亿美元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雅虎将利用这笔资金,进一步回购股票、派发股息,可能还进行一些收购。
我预计,随着雅虎逐步采取上述措施,未来几个月该公司股价将会涨至25美元。由于“核心业务”业绩稳定,雅虎股价甚至有可能在一年后攀升至35美元。
杨致远的离职或许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对股东友好的雅虎时代的开始。
杨致远离开雅虎的启示
![]()
17日,杨致远彻底告别雅虎,留给互联网世界一个渐行渐远、令人深思的背影。
有人说,杨致远是个成功者,正是他1995年1月与大卫·费罗共同创造雅虎,并使雅虎成为互联网巨头。曾几何时,上雅虎网站几乎成了上网的代名词。
也有人说,杨致远是个失败者,面对无情的现实,他却坚守保持公司独立性的理想。人们普遍认为,拒绝微软的天价收购协议,是杨致远在雅虎命运的转折点。
![]()
遥想当年,正因怀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雅虎在杨致远及其创业伙伴的带领下,谱写了互联网时代耀眼传奇。2003年,雅虎发展成为全球8000万用户提供包括综合信息、通信和购物等服务的品牌。作为第一个网上浏览和搜索系统,雅虎一度成为家庭及商务用户最主要的网络引导工具。
但是,近年来,随着强劲竞争对手不断涌现,市场份额不断缩减,雅虎一直没有找到真正的应对良策。公司股价低迷、发展乏术,使杨致远受到重重压力。2008年,因为一连串决策失误,他黯然辞去雅虎首席执行官之职。
微软公司2008年曾提出以475亿美元收购雅虎,杨致远是否决这项收购案的核心人物,导致一些股东不满。本月早些时候,杨致远还向几家私募基金表示,他和其他董事会成员不会支持雅虎被全盘收购。就此而言,杨致远的离去表明,多数大股东已不再支持他,甚至认为他因固执己见而成为收购和拯救雅虎的巨大绊脚石。
![]()
此外,重振雅虎的失败或多或少也影响到员工对杨致远的看法。更何况,他的一系列失误导致雅虎大幅裁员。
分析人士认为,杨致远在任期内一直努力推动公司发展,他能为员工着想,即使在和微软的并购谈判中,也希望雅虎公司具有更多独立性。他的拒绝与坚持有理想主义成分。他期望雅虎继续成为受人尊敬的互联网巨头,而不是附庸。然而市场没有给他机会,雅虎的股票一跌再跌。
在市场瞬息万变、技术创新一日千里的今天,不仅雅虎,惠普、柯达、诺基亚等一批“昔日老大哥”也境遇凄凉。这表明:激烈的竞争犹如大浪淘沙,高技术企业需要时刻保持“战斗模式”,否则很容易被更善于创新的后起之秀淘汰。
互联网的发展需要想象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理想主义引领着该行业蓬勃发展。然而,面对残酷的现实竞争,如何创新“战斗模式”以不让理想走开,值得深思。
杨致远离开雅虎,成败得失任由人评说。但是,和所有领域一样,优胜劣汰的互联网产业并不只以成败论英雄,而仍然在向理想主义者发出召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