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为什么会倒塌,雷峰塔是在哪年倒塌的?

发布时间:2024-04-28 20:15:46 来源:96845 编 辑:9万精编
  雷峰塔曾经是西湖的标志性景点,每当夕阳西下,便会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雷峰夕照”是可惜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了,虽然现在的雷峰塔依然还在,但早已经不是当年的雷峰塔了,曾经的雷锋塔是古迹,现在的雷峰塔只是一个景点,当年雷峰塔倒塌的时候也是十分惊人的。
 
  雷峰塔为什么会倒塌
 
  1922年,笔者时年六岁,正随同姑母客寓杭州,卜居于西湖附近的湖山里。常到西湖游玩,对那儿的景物十分熟悉。
 
  当时最著名的有西湖八景:“苏堤春晓”、“断桥残月”、“三潭印月”、“雷峰夕照”等等。这八景中的七处我都游览过不止一次,唯独错过了观赏雷峰塔的机会——它恰于这年春天突然倒坍了。
 

 
  一天清晨,我刚起床,便听得门外人声鼎沸,人们成群结队地往西湖方向蜂拥而去,边走边谈,似乎说要赶赴雷峰塔取塔砖里的“金子”,发个洋财云云。我年幼好事,也不问情由,径自跑出门跟在人群中而去。
 
  到达目的地后,只见雷峰塔已倒掉了三分之二,只剩下一小部分塔基尚存。而且,看它倒坍的态势有点奇怪,它不是向外倾坍,而是由塔顶向内整个坐陷下去的。因此,下半层依然完整,还可看出原塔形制的规模宏伟,气势不凡。仅塔基占地面积即大至盈亩,这时周围数十丈地面都是残砖断垣,一片狼藉。
 
  再细看残留的塔基底层,有多处留下被抽去砖块的洞孔。事后推想:这可能就是雷峰塔倒坍的原因——它是被妄图淘“金”的人们长期偷砖,把塔基抽松动了。再加上年深月久,风雨剥蚀,以致崩坍。
 
 
  20世纪20年代伊始,江南一带洪涝灾害不断,军阀混战,阴霾笼罩。1924年9月25日下午1点40分,仿佛是在回应这肆虐于浙、闽、赣等地的洪水的泛滥声,又好象是在回应孙传芳攻占杭州城的枪炮声,以砖砌塔身之躯苦苦支撑了400年遍体疮痍的雷锋塔轰然倒塌。霎时,尘土飞扬,夕阳山上如云屯烟聚,群鸦乱飞。实际上,雷锋塔倒塌的真正原因是,以前乡下人迷信,以为把塔砖拿回家就能够保全家平安,于是乎大家你也挖一块,我也挖一块,久而久之便倒了。
 

 
  雷峰塔是在哪年倒塌的?
 
  1924年9月25日下午1时40分,雷峰塔轰然倒地。
 
  著名作家、红学家俞平伯正在塔对面的楼里,和僧人下棋,突然听到四妹尖叫“塔倒了”。等他赶到楼外,对面已成废墟,他懊恼不已,立马乘船到西湖,直奔现场,凑个热闹也好。
 
  那天,很多人像俞平伯那样,捡到了经砖,有心人还珍藏了砖里的经卷。直到200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地宫进行了考古发掘,更多的文物,相继出土。
 
  可是,作为杭州人,我们大多没见过它们的真容。1000多年前,吴越国末代国王钱俶,究竟在里面放了什么?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古人更多地称之为 “黄妃塔”。它是由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塔基底部辟有井穴式地宫,存放着珍藏有佛螺髻发舍利的纯银阿育王塔和龙莲座释迦牟尼佛坐像等数十件佛教珍贵文物和精美供奉物品。古塔塔身上部的一些塔砖内,还秘藏雕版印刷的佛教《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
 
  雷峰塔原建造在雷峰上,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雷峰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起,林木葱郁。雷峰塔相传是吴越王为庆祝黄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黄妃塔”。但民间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为雷峰塔。原塔共七层,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十分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