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为什么要出家原因真相,李叔同日本妻子结局如何?
发布时间:2024-04-29 19:23:53 来源:96845 编 辑:9万精编
不顺的生活会压抑人的内心,李叔同就是在感情生活存在疑惑,他内心非常的不平静,许多的因素让他决定出家修身养性。李叔同的感情生活非常丰富,他好像有两个妻子,而且有一个是日本人。李叔同和这位日本女人都非常相爱,但李叔同决心出家,这位日本女人最终留不住李叔同,自己回日本了。
李叔同为什么要出家原因真相 李叔同出家以前在学校任教,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工作能力还是挺不错的,为何他放弃当时拥有的一切,决定出家呢? ![]() 那么李叔同为什么出家呢?他是在现实中不如意吗,还是对红尘之事感到很烦恼呢,还是向往佛教的思想呢? 一是现实不如意,之前就说他在学校任职,他当过图案教员、音乐教员,在杂志社当过编辑,他的工作涉及得很广,包括美术、文学、音乐等等,他的才能和学识都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说是他工作不顺心,才想到出家,可能性不大。 二是对红尘之事烦恼。他的家庭状况很好,父辈为他留下一大笔家产,他妻子的娘家也很富裕,他在生活上应该没有烦恼。 三是对佛教的向往。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到中国,到李叔同时期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发展得非常成熟,中国历史上爱好佛家文化的名人不在少数,比如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苏东坡,连李叔同的父亲李世珍就是爱好佛教思想之人,年幼的时候受父亲影响,对佛教有好感。后来接触到佛家教义,被深深吸引,觉得追求红尘名利都没有意义。这应该就是李叔同坚决出家的原因。 ![]() 李叔同出家后,一心一意专研佛家教义,几乎走遍中国东南地区的绝大部分城市去传播佛经。他的作品也受佛家思想影响,意境高远,非普通人能够达到。 所以说关于李叔同为什么出家,只能说是他看破了红尘,一心钻研佛教去了。 ![]() 李叔同《半裸女像》 布面油彩 91cm×116.5cm 约1909年作 李叔同日本妻子结局如何? 在李叔同初出家时,有一段公案至今还困扰着研究者,即李叔同出家后与日妻告别之问题。 杨白民(坐者)与家人合影黄炎培是李叔同在上海南洋公学时的同学。有感于徐半梅于1957年1月7日在《文汇报》上发表的《李叔同先生的一个特点》一文,黄炎培也于当年的3月7日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我也来谈谈李叔同先生》的文章。黄炎培的这篇文章引来了一个争议。 ![]() 文章说:"叔同出家首先在杭州的西湖,经过了几年,叔同的夫人到上海,要求城东女学杨白民夫人詹练一和我当时的夫人王糺思伴她去杭州找叔同,走了几个庙,找到了,要求叔同到岳庙前临湖素食店共餐。三人有问,叔同才答,终席,叔同从不自动发一言,也从不抬头睁眼向三人注视。饭罢,叔同即告辞归庙,雇一小舟,三人送到船边,叔同一人上船了。船开行了,叔同从不一回头。但见一浆一浆荡向湖心,直到连人带船一齐埋没湖云深处,什么都不见,叔同最后依然不一顾,叔同夫人大哭而归。" 从情理上讲,黄炎培先生的这段叙述也是可信的,因为当事人中就有黄炎培当时的夫人王糺思女士。然而,这一段史记却被李叔同的侄孙女李孟娟在《弘一法师的俗家》一文否定了,认为此事不确。这就令人想起了李叔同的另一位日本夫人。黄炎培所说会不会指的是日本夫人呢?如果是的话,则又涉及到弘一大师另一位好友杨白民了。 ![]() 李叔同出家以后,曾托友人将其日妻送回日本。其日妻不能接受,并找到李叔同在上海的老朋友杨白民。她向杨白民表示:日本的和尚是允许有妻室的,为什么李叔同要送她回日本呢?杨白民只好以中国佛教界的情况向她解释。最后她提出,要到杭州去见一见李叔同,并请求杨白民立即带她到杭州去。 ![]() 杨白民无奈,只好带着李叔同的日妻来到杭州,安顿下来后,他只身先到虎跑寺去通报。李叔同见日妻已经来了,也就不好回避,于是同意会面。会面的地点在杭州西湖边上的某家旅馆里。杨白民自管去散步,留下了这一对平日相爱的夫妻。交谈过程中,李叔同送给日妻一块手表,以此作为离别的纪念,并安慰说:"你有技术,回日本去不会失业。" ![]() 会面结束后,李叔同就雇了一叶轻舟,离岸而去,连头也没有再回顾一下。日妻见丈夫决心坚定,知道再无挽回的可能,便望着渐渐远去的小船失声痛哭。此后她就回日本去了,从此再无任何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