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雨试验为什么要重复验证,韩春雨实验事件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4-29 19:59:39 来源:96845 编 辑:9万精编
大家应该都知道,不管是在我们国家还是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你研究出了一个新的项目,尤其是在基因的一些方面,就会被国家高度重视,韩春雨之前研究出的NgAgo实验就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吗,但是最后的结果似乎没有那么的乐观。
韩春雨试验为什么要重复验证
![]()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发表了关于NgAgo基因编辑新技术的论文,受到国内媒体轰动性的报道。但是,可重复性是实验科学的基本要求。按正常科学程序,论文发表后,接下来应是其它小组独立验证这一新技术的阶段,进而将这一成果确定下来。但到了七月份,国内外很多小组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结果。因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有一家实验室宣布能重复NgAgo实验,韩春雨的基因编辑技术可重复性备受争议。据《人民日报》8月2日报道,河北科技大学表示在一个月之内,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然而,一个月过去了,针对NgAgo的实验却依旧没有任何实验室宣称可以重复,亦未见河北科技大学的后续声明。《赛先生》记者于9月2日-3日就此事联系韩春雨,截至发稿未得到任何回复。
5月初,《知识分子》以国际科学媒体的标准,第一时间报道依据国际科学同行评议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韩春雨论文以及当时多位科学家评论,并说明其是发展了荷兰科学家的工作。此后,国内媒体和单位纷纷跟进,因为没有新的工作进展,《知识分子》未继续报道。从网上开始有声音质疑韩春雨文章结果,《知识分子》一直保持追踪国内外学术界最新的动态,但不依据私下匿名来源为主作报道,直到13位中国科学家公开实名发言后,《知识分子》才有可以较为完整、公开的事实可以报道。
![]()
韩春雨NgAgo实验的可重复性争议历经数月之久,至今虽有多方表态,但仍然没有迹象显示很快会得到解决。如何在学术规范下寻找解决之道,是摆在中国科学界面前的重要挑战。
10月10日晚上10时47分,中青在线率先报道了北京大学教授魏文胜等12名学者实名公开他们没能“重复”出韩春雨的实验,其实验方法“让人怀疑”的消息。
15分钟后,在与《知识分子》的电话连线中,韩春雨表示不希望公布重复出他NgAgo实验结果的实验室。他表示,“学校(指河北科技大学,编者注)跟我一样,是明确知道哪几家(实验室)做出来了,和实验室都有接触”,“我不会说出他们的名字,但过一阵你会知道”。他补充说,“担心他们受到媒体骚扰”,“我不能让人家当挡箭牌”。
“别人认为这对我是一个信誉危机,我不认为,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学术问题。他们(指声明实验重复失败的科学家)说做不出来,我去解决他们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这不涉及信誉危机。”韩春雨在电话中说。
![]()
将近1小时的通话结束后,韩春雨说自己还要接着做实验。次日(10月11日),《知识分子》应约来到位于石家庄槐北路43号的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实验室。中午时分,韩春雨接受了《知识分子》的访问。
第一,实验是可重复的,只是重复率低;第二要通过实验去找到重复率低的原因;第三,NgAgo目前遇到的困境与相关背景研究少,与Cas9作为基因编辑工具前已有较为充分的研究不同。
然而,通常生物学实验不能重复的原因可能很多,找出别人不能重复实验的所有原因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而韩春雨自己也承认,“如果这个原因好找的话,那12个科学家早就找出来了”
但与此同时,他拒绝自己的实验室公开做重复实验,对于这种“自证清白”的做法,韩春雨认为“这个事如果去做的话就是一个有罪推论的事情”。他说,“我实验室本来很小,推进就很慢,这样就会干扰我实验室的正常运作。(这件事)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解决。我希望找出确凿的(细胞)污染源,这样的话别人也能做出来。”
当《知识分子》求证其是否“能够重复自己的实验,而且实验结果不是假阳性”时,韩春雨表示,“这个还是比较能确定的。之前我没有做实验的时候我不能说这些话。我还是因为前一段时间做了实验,才能有这个判断,才敢跟你说这个话。”
但对于“是否完全排除假阳性结果”的追问,韩春雨的表态显得谨慎了一些:“应该说,我还要再进一步把它确实了,也许我应该用发文章的方式把它公开。”
因迄今(2017-01-12)为止国内外尚未有一家实验室宣布能重复NgAgo实验,韩春雨的基因编辑技术可重复性备受争议。
韩春雨实验事件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逾期未答复 韩春雨基因编辑专利"被视为撤回”
![]()
备受关注的韩春雨基因编辑研究又有新进展,澎湃新闻2017年1月11日报道,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沈啸为发明人的专利——以Argonaute核酸酶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因申请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答复国家知识产权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该专利的申请被视为撤回。2017年1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该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通知书”。
该专利的核心内容是韩春雨课题组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期刊的NgAgo基因编辑技术。因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有一家实验室宣布能重复NgAgo实验,技术的可重复性备受争议。016年11月29日,《自然-生物技术》就该篇论文发表“编辑部关注”,提醒读者人们对原论文结果的可重复性存有担忧,此外《自然-生物技术》还发布声明称,将在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对韩春雨论文的调查。目前,该调查仍在进行中。
![]()
澎湃新闻联系上该专利的第一代理人——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郑海峰,郑海峰表示是韩春雨和沈啸告诉他让专利自动撤回:“这是申请人的决策,他们是知道撤回这件事情的,他们愿意让这个专利自动期限到了撤回。他们没有选择去答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条的规定和“视为撤回通知书”的提示,韩春雨和沈啸可在两个月内提交恢复权利请求书,说明理由,并办理权利丧失前应当办理的相应手续。当事人因其他正当理由延误期限而请求恢复权利的,还应当缴纳恢复权利请求费1000元。如果在规定的两个月内不进行上述操作,该专利申请将失效。
被问及是否会在两个月内进行恢复权利程序时,郑海峰表示“不太清楚”,但他表示:“沈老师和韩老师既然愿意让这个专利撤回,那他们肯定有一些别的策略在里面的”。
一位专利代理人表示,“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作为尽量拉长审查进程的一种策略,但申请人究竟何意目前尚无法确定,两个月之后或许可以看得更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