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们怎样白手起家的?中国白手起家的富豪盘点
发布时间:2024-05-03 09:31:47 来源:96845 编 辑:9万精编
白手起家指没有任何经济实力支持,靠着双手进行创业,最后获得成功的果实。也用来形容人奋斗努力,继承家业的故事,突出了他们就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精神品质。
空手创建家业。旧指空手发家。现形容在缺乏基础或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艰苦奋斗,创立事业。没有经济基础或者没有能力基础都算白手起家。
富豪们怎样白手起家的?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让我们反过来思考,就是白手起家的富豪都有那些特点,这些特点或许是他们白手起家的根本。 1. 他们懂得普通想法所暗含的的非凡价值 ![]() “这些看似普通的想法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也是他们不愿花时间去琢磨的,这也是大多数人成就不了亿万富翁的梦想的原因之一。” 医疗器械公司Biomet的创始人Dane Miller就是一个典型,他从卖臂吊带这个简单的想法做起,最终将Biomet打造成了一家举世闻名的世界级公司。 2. 他们有着异常的好奇心 ![]() “他们对什么事都满怀好奇,在普通人看来是问题并对其抱怨的东西,他们不会抱怨,而会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Dolan公司的创始人James Dolan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一次,他买下了一家有近百年历史的法律报纸,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让员工对该报的订阅用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人们并不是为了获取新闻信息才读这份报纸的,而是为了获取止赎权的法律通告。于是Dolan仔细琢磨了这个问题,于是这家美国最大有关止赎权的法律通告服务公司就应运而生了。 3. 他们勇于直面种种问题和挑战 ![]() 大多数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都遇到过看似迈不过去的坎,但他们的确都迈过去了。甚至连他们自己都无法想象自己能克服这么多困难。软件开发咨询公司 Pansophic的创始人Joe Piscopo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公司曾有过这样一个遭遇:一个刚被开除的员工拿了一块电磁铁走进公司的数据中心,将他们电脑里的数据全给毁了,这对公司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但公司最后还是战胜了这个难以想象的困难。 4. 他们有很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 和前文谈到的Piscopo一样,很多亿万富翁总能想办法解决那些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就拿TomoTherapy的创始人Rock Mackie来说。在公司准备上市的关键时刻,他被迫解雇了公司的所有员工,很多人都认为公司这下肯定是玩完了,但在Mackie的努力下,公司最终还是 以10亿美元的估值成功上市。 5. 他们都拥有十足的冒险精神 ![]() 大部分人都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冒险,但这些成功人士不会这样,有时他们甚至会为寻求失败而主动冒很大的风险。PeopleServe的创始人 Vince Pettinelli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在他创业之前,他是美国一个心理健康项目的带头人,待遇很好,但他始终怀着一个创业梦想,最终冒着巨大的风险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创立了PeopleServe。最后将公司以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 6. 积极乐观的心态 ![]() 这些成功人士一般都不会那么愤世嫉俗,他们心态很好,对生活充满了渴望。还是拿医疗器械公司BioMed的创始人Dane Miller为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能够在人体中使用的材料只能是不锈钢,为了向世人证明钛是比不锈钢更好的材料,Miller让外科医生 在自己的胳膊里植入了一块钛,这块钛就这样在他的身体里呆了10多年,他完好无损。这背后体现的是Miller的积极的心态和奉献精神。 7. 他们懂得如何从错误和失败中取得成功 ![]() 在Jordan看来,普通人和成功的亿万富翁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否从失败和错误中走向成功。Bill Merchantz创立了Lakeview Technology,然而最终帮助他取得成功的产品却源于一个灾难。他们最初的软件产品可谓是一个彻底的失败,情急之下,他们被迫开发出了一个新的软件产品,结果正是这个出于应急所开发出的产品帮助公司取得了巨大成功。 8. 懂得很好地利用无聊的时间 ![]() First Internet Bank的创始人对此深有感触,他在一次住院的过程中倍感无聊,他在无聊的过程中想东想西,于是一家公司的轮廓开始在他脑海中浮现,最后变成了现实。 9.他们明白成功是不能一筹而就的 ![]() 大部分成功的亿万富翁和他们的公司通常要很多年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成功没有捷径可走。Groupon看起来是在短时间内走向了成功,但它也经历了 长时间的磨难。Groupon的联合创始人Eric Lefkofsky就曾说道,Groupon完全是一家失败的公司The Point在挣扎中的最后一搏。最后成功了,因此Groupon的成功的确来之不易。 10. 不能孤军奋战 ![]() 很多人认为比尔.盖茨和马克.扎克伯格的成功源于他们的个人的努力,然而,如果没有核心团队或是出色的联合创始人的帮助,他们很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是微软的创始人,但如果没有Steve Ballmer和其他一些人的共同努力,他也就很难取得太大的成就。 中国白手起家的富豪盘点: ![]()
亚洲首富李嘉诚:在苦难中崛起 李嘉诚童年过着艰苦的生活。14岁那年(1940年),正逢中国战乱,他随父母走难,逃往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庄静庵,可惜不久父亲因病去世。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为了养家糊口及不依赖别人,决定辍学,先在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塑胶厂当推销员。由于勤奋上进,业绩彪炳,只两年时间便被老板赏识,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积蓄的7000元,在筲箕湾租了厂房,正式创办“长江塑胶厂”。
![]()
作为文革后第一届大学毕业生,兄弟四人早在1982年就从机关里走出来,各自卖掉自行车、手表,凑够1000元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建成养殖鹌鹑的育新良种厂。半年以后,在他们不拿工资的情况下,仅有250元的收入。创业过程历尽坎坷,刘永行笑对种种危机,他说"冬天最冷的时候,春天就来了"。民营企业很难克服"家族经营"的瓶颈,但刘氏兄弟却处理得很好,在两次分家的过程中,没有对企业形成大的震动。刘永行回过头来说,他们是为发展分家,而不是为财产分家。图为2007年1月20日,2006CCTV财经人物颁奖在北京中央电视台举行,刘永行(右)为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颁奖,两人拥抱。
![]()
通信大王任正非:像狼一样盯紧市场 一个人创业的时候越年轻,也就有更多尝试的机会,更大的冲劲和实力。相比之下,任正非的成功更像是一个例外中的例外,他创业的时候,已经43岁了。这确实太迟了,他不会有更多的时间。43岁还要从零开始拼搏,这谈何容易?
![]()
上海地王许荣茂:从药店伙计到地产大王 从最初的药店伙计到成为拥有自己的地产帝国的巨无霸,数十年来,温和、细致的许荣茂,在国内外地产界南征北战,战绩赫赫。他被称为地产界的“冒险王”,却总在一声声惊叹中打造出他人难以企及的地产帝国。图为2013年4月6日晚,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全球华商领袖的年度聚会举行。图为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
![]()
悲情李书福:游走在政策缝隙中 “悲情万种、困难重重、希望在人、成功在天”,是李书福对自己创业历史的评价。一直以来,李书福都不缺乏希望,在笔者看来,他最成功的并不是用他的工厂制造了千千万万辆摩托车和汽车,而是一直为自己制造着希望。敢为天下先,让不可能变为可能,让可能变为现实。
![]()
“上海公子”荣智健:资本市场翻云覆雨 1978年,荣智健决定独自南下香港,这时候,荣智健已37岁,并且已结婚成家,既为人子也为人父,做出这样的决定无疑是非常艰难的。图为2013年6月7日,2013首届全球锡商大会,新锡商中国梦高峰对话,隆源企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香港无锡商会赞助人荣智健。
![]()
汽车玻璃大王曹德旺:像狼一样出击 曹德旺创业时就具备了这种王者之气。18年前他还是一个农民,就展开了一面“中国人应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汽车玻璃”大旗,啸聚群英隆隆创业;18年后,以“为全球汽车玻璃专业供应商树立典范”为己任的福耀,已从籍籍无名变得一举一动牵动全球神经。2013年3月3日,北京,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玻璃大王”曹德旺步入会场。
![]()
基因巨人郭广昌:3.8万元起家的科技巨富 郭广昌1967年出生于浙江东阳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3年后他和四个同学用借来的3.8万元创业,靠一种乙肝诊断试剂获得第一桶金。此后,复星进入房地产、百货、钢铁、金融等行业。复星现已投资3.5亿元于张志祥的‘建龙钢铁’,并于2002年组建德邦证券。复星并通过友谊股份持有内地最大的连锁超市‘联华超级市场’股份,旗下的房地产企业复地集团是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商之一,正计划在香港上市。
![]()
“巨人”史玉柱:险走钢丝的知识富豪 1997年之前的巨人和1997年之后的巨人。1997年之前是天不怕地不怕,高呼口号“要做中国的IBM”,横冲直撞,最后惨败。留下一栋荒草肆虐的烂尾楼,外加几亿元巨债。死过一次后,才知道死亡的滋味。这10年,史玉柱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卖脑白金,投资银行股,进军网络游戏,在一片废墟上,转眼炼就了超过500亿元的财富。图为2004年11月18日,央视广告招标会上的上海巨人投资公司董事长史玉柱。
![]()
童车大王宋郑还:推着“好孩子”闯世界 宋郑还早年曾在江苏昆山这个台商投资云集的地方当过教师,1989年,他在一个校办小厂的基础上创办了一个生产童车的乡镇企业。如今,"好孩子"童车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并且占有28%的美国市场。集团2000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有4000名员工。宋郑还本人曾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第100名,被人们称作苏州首富。
![]()
农民英雄周福仁:肥料大王赶马车起家 周福仁在海城是几乎家喻户晓的人物。人人都知道有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白手起家,创办了令人刮目的全国百强的大型企业——西洋集团。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辽宁首富,一个穷乡僻壤的村队长成为中国肥业巨人,不得不让人为周福仁所创造的奇迹折服。 图为2006年3月10日,北京,西洋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辽宁海城市西洋村党委书记周福仁,出席两会期间。
![]()
建筑大亨楼忠福:打造中国建筑航母 数十年前,广厦控股还是一支四处流浪、砌砖打墙的农民游击队,现在却是资产百亿、员工两万的正规军。楼忠福,这个当初的泥瓦匠,拎着瓦刀,提着泥桶,走南闯北,造房造楼,造出了中国建筑第一股;他小鱼吃大鱼,资本换市场,兼并重庆一建、北京二建;他进军城市经济,80亿打造天都城,欲让广厦卫星遍地开花。
![]()
不屈的鲁冠球:在妥协中求生存 鲁冠球的创业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他始终面临着两重压力,一方面要突破传统意识形态对于经营企业的偏见,另一方面要改写世人对农民的认识。1980年春,鲁冠球兴冲冲地背着自己的新产品赶赴山东胶南参加全国汽车配件订货会,前一年他的工厂刚刚挂上了“萧山万向节”的牌子专门生产万向节,但此时他却吃了个闭门羹,被人轰了出来,理由是“除了国有企业,其他企业一律不得入内”。
![]()
燃气巨子王玉锁:背靠大树成富豪 20多年中,一个原本扛煤气罐的小伙子,在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下趟出了这样一条路:从城市燃气销售,到多品类清洁能源的产销,再到提供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他的新奥集团,就是他作为民营企业家的智慧的结晶。图为2009年4月22日-23日,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和《中国企业家》杂志主办的“2009中国绿色公司年会”在北京索菲特大饭店召开。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玉锁。
![]()
木线大王刘绍喜:不当站长做木匠 刘绍喜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刘绍喜在贫困中长大,高中没有毕业就开始务农。1987年,24岁的农民刘绍喜为了还奶奶生病欠下的债,靠借来的800元,搭起木棚,建起了一个简陋的家具厂。 图为2005年6月12日,广东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绍喜。
![]()
财富黑马刘汉元:中国鱼饲料大王 1964年生于四川眉山。 1981年,16岁的刘汉元从四川省水产学校毕业,分配到眉山县水电局两河口水库渔场当技术员,当时刘汉元月工资41元。图为2006年11月11日,2007商机论坛暨《财富人生》5周年庆典在上海举行,通威集团董事长刘汉元。
![]()
龙湖吴亚军:白手起家女首富 中国的以白手起家的富人也是相当的多,其中今年重庆首富吴亚军就是最好的代表!她家庭并不富裕,在结婚后和丈夫做起了进口建材的生意,因一次痛苦的买房经历进入地产市场,从此财富不断的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