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识与指南有什么区别,怎样区分专家共识与指南

发布时间:2024-05-04 11:07:35 来源:96845 编 辑:9万精编
  在医学上,有许多医学术语是很难理解和区分的,比如,经常会听到什么专家共识,指南等等,这些词汇本身的含义以及所代表的意义就是不一样,作为非专业人士,没有医生的详细讲解也是很难理解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医学上的这些方面的知识。
 
  专家共识与指南有什么区别
 
  临床用药指南一般是由官方政府机构(如卫生部)或学术组织(如医学会)组织循证研究,专家共识一般是由自发性质。
 
  指南共识类文章指具有学术权威性的指导类文章,包括指南、标准、共识、专家建议、草案等。拟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表的指南共识类文章,需具备以下条件:
 

 
 
  (1)有明确的应用范围和目的;
 
  (2)制定方为该学科学术代表群体,权益相关各方均有合理参与;
 
  (3)有科学的前期研究铺垫,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制定过程严谨规范,文字表述明确,选题有代表性;
 
  (4)内容经过充分的专家论证与临床检验,应用性强;
 
  (5)制定者与出版者具有独立性,必要时明确告知读者利益冲突情况;
 
  (6)制定者提供内容和文字经过审核的终稿。
 

 
  指南、共识、意见
 
  三者的服务宗旨均是为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提供某一特定临床问题的指导性建议(推荐意见),从而减少不恰当的临床决策行为,降低医疗成本,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1临床指南
 
  基于系统评价的证据和平衡了不同干预措施的利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佳保健服务的推荐意见集合
 

 
 
  2专家共识
 
  强调专家经验在指南制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其专家经验主要来源于多学科专家代表组成的团队针对具体临床问题的诊疗方案进行共识的结果
 
  3专家意见
 
  一个或某几个专家的个人见解,没有经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共识过程
 

 
 
  怎样区分专家共识与指南
 
  GRADE中国中心于2011年9月24日在兰州大学揭牌成立,由国际GRADE工作组主席、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临床流行病学与生物医学统计学系主任Holger Schünemann教授授牌。这是除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之外的全球第二个中心,亚洲第一个中心和中国唯一的中心。GRADE中国中心主要致力于:1)在中国引入、传播GRADE和循证临床指南制定方法;2)定期在中国举办培训班与研讨会,培训中国的指南制定者、卫生技术评估者和系统评价制作者正确理解和应用GRADE方法;3)翻译GRADE重要论文,开展GRADE方法相关研究。自成立以来,GRADE中国中心已经跟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CDC、中华医学会、中国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等相关机构开展合作,为其制定高质量循证指南提供方法学支持与培训。
 
  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基于证据的理念和考虑患者的偏好和价值观对临床指南的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让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和专家意见三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清晰。
 

 
  1小组构成方面
 
  临床指南对指南小组的构建有明确的要求,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指南制定指导手册中明确指出,指南小组应该包含三个方面:1)指南指导委员会,负责确定指南的范围和PICO (Patient, Intervention, comparison, Outcomes) 问题、形成推荐意见、组织指南会议等;2)指南制定小组,由多学科的专家团队组成,负责检索、评价、综合证据以及收集患者偏好和价值观等;3)外部评审小组,负责评审指南最终的推荐意见及相关的配套文件。
 
  专家共识的制定团队一般只有一个,主要由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
 
  专家意见的人员则是单个或少数几个专家构成。
 

 
 
  2证据利用方面
 
  临床指南强调将指南的问题解构成PICO的格式,并基于PICO问题检索或制作相关系统评价。此外,临床指南注重对纳入研究组成的证据体进行质量分级(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是GRAD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系统,被包括WHO、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AHRQ)以及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 NICE)在内的90多个国际组织所采用),以判断研究结果的可靠程度,并在形成推荐意见过程中将证据质量、利弊平衡、患者偏好与价值观以及成本综合起来考虑,更加符合患者的利益。
 
  专家共识和专家意见的制定过程中,可能也参考一些文献,然而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检索可能遗漏了重要文献,导致其得出的推荐意见可能存在偏倚,或者是没有经过严格的评价产生了误导性的推荐意见,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3全文报告方面
 
  临床指南有专门的报告规范要求将指南的推荐意见总结起来放在读者易找到的位置。另外,所有参与指南制定的人员,均需要声明是否和指南潜在推荐意见存在利益冲突,如果存在(如指南制定小组某成员持有某个药厂的股份,而该药厂生产的一种药可能是会被指南推荐),则该指南制定人员不容许参与指南最终推荐意见的形成,避免因为利益关系导致的误导性推荐意见。
 
  当前没有了解到专家共识或专家意见对全文的报告也有相关的要求,因此临床指南相对于专家共识和专家意见具有更好的透明性和可读性。
 
  以上关于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和专家意见的联系与区别的解读,是根据当前国际临床指南制定标准及关键方法进行比较。由于临床指南制定的方法学复杂、制定周期长、成本昂贵等因素,以及国内指南方法学人员的匮乏,我国基于GRADE的循证实践指南数量还很少。然而,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指南制定者意识到采用国际化的指南制定方法和流程的重要性,并逐步开展合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一批高质量国内临床指南登上国际指南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