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为什么叫suomi?芬兰割让给苏联的领土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5-05 18:43:45 来源:96845 编 辑:9万精编
芬兰被誉为千岛之国,不止风景优美,经济发展也在世界前列,一项调查指出芬兰是世界上最廉政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务员在行政时最为廉洁公正,让人羡慕。那芬兰为什么叫suomi呢?每个国家都有历史,历史上,芬兰曾经割让给苏联领土,那芬兰割让给苏联的领土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带大家来扒一扒。
![]() 芬兰为什么叫suomi? 芬兰共和国的芬兰语叫Suomi,.就是芬兰语里“芬兰”的意思即花开彼岸,芬兰的瑞典语是Finland, 双语发音。芬兰是北欧国家,陆地上与瑞典、挪威和俄罗斯接壤,西南面被波罗的海环绕,东南部为芬兰湾,西面则为波的尼亚湾。芬兰亦是世界高度发达国家,国民享有极高标准的生活品质。 芬兰共和国(Finland),简称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北欧五国之一,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海岸线长1100公里,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冬季-14℃-3℃,夏季13℃-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 ![]() 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芬兰人迁入后,建立了芬兰大公国。十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统治。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俄罗斯帝国,成为大公国。1917年12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成为一个永久中立国。 ![]() 芬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芬兰是欧盟成员国之一,但人均产出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其邻国瑞典相当。国民享有极高标准的生活品质,芬兰政府公务员清廉高效,并且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监督世界各国腐败行为的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公布2012年全球清廉指数报告,在176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名列第一,为最清廉国家。 芬兰割让给苏联的领土有哪些 根据1940年3月12日莫斯科和平协定,芬兰丧失了卡累利阿,包括芬兰第二大城市维堡,芬兰10%的耕地,1/5的工业产值。 芬兰还割让了巴伦支海上的雷巴奇半岛,芬兰湾中四个岛屿,部分萨拉区域,并将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租借期30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芬兰1918年革命失败后,芬兰资产阶级对内加强独裁统治,对外奉行敌视苏俄的政策。1920年10月,芬、苏为结束两国敌对状态,签订《多尔帕特和约》,确定了两国边界,苏联将贝柴摩省划归芬兰作为对芬兰1864年把卡累利阿地峡一块地方割让给沙俄的补偿。1932年芬、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以保障其西北边界和列宁格勒地区的安全为由,要求芬兰提供海军基地和交换一部分领土,遭芬兰政府的拒绝。1939年11月26日苏联宣布芬军在其边境采取挑衅行为,单方面废除互不侵犯条约,断绝两国外交关系,11月30日苏陆、海、空军向芬发动全线进攻,爆发了芬兰史上称之为“冬战”的苏芬战争。经过105天的战斗,于1940年3月12日签订《莫斯科和约》,芬兰被迫将包括维堡在内的整个卡累利阿地峡、维堡湾西部沿海、拉多加湖西部和北部、萨拉地区和芬兰湾的大部岛屿割让给苏联,并将汉科半岛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为期30年。芬兰不甘心遵守上述条约的规定,当1941年 6月法西斯德国向苏联大举进攻时,芬兰也对苏宣战,并加入反共产国际联盟。芬苏第二次战争(芬兰史上称之为“续战”)一直延续到1944年苏军发动全线反攻,芬兰处于全面崩溃的境地才告结束。同年9月19日芬兰作为战败国与苏联在莫斯科签订停战协定和临时和约,1947年2月6日苏联等同盟国在巴黎同芬兰签订正式和约(见苏芬战争)。 战后的芬兰根据《巴黎和会(1946)》签订的和约,战后芬兰解散了一切法西斯组织,芬兰共产党由地下恢复公开活动,1945年组成了有芬共参加的联合政府。1946年J.K.帕西基维当选总统,宣布奉行对苏和睦友好、同其他北欧国家保持传统合作、与一切国家保持友好关系、不介入大国纠纷的和平中立政策。1948年芬兰政府拒绝接受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与苏联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条约规定,芬承担维护苏联西北边界的安全和不得参加反苏联盟的义务,在军事上“如有必要,得由苏联予以援助或同苏联共同行动”。1950年10月28日中国、芬兰两国建立外交关系。1955年芬兰加入联合国和北欧理事会。1956年U.K.吉科宁当选总统,继续奉行帕西基维的对外政策。1958年组成以社会民主党、农民党和联合党为主的联合政府,苏联公开表示不信任,召回其驻芬大使,中断贸易谈判,致使该政府执政仅3个多月即告垮台,芬兰史称之为“夜寒时期”。1961年芬兰进行总统选举,苏因对社会民主党、联合党等推举的总统候选人O.洪卡不满,遂以“柏林危机”为由,照会芬兰,援引《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中有关规定,要求与芬兰进行军事磋商,迫使洪卡退出总统竞选。芬兰史称之为“照会危机”。1961年芬以准成员国身份参加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小自由贸易区),1973年分别同经互会和欧洲共同体签订经济、科技合作协定和自由贸易协定。1981年底吉科宁因病辞去总统职务,1982年1月社会民主党人M.H.科伊维斯托当选为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