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为什么要勒头?京剧在清朝时期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4-01-24 16:59:25 来源:96845 编 辑:9万精编
京剧现在似乎不能像以前一样红火了,这和时代的潮流有很大的关系,但在老年人的娱乐生活中,京剧是他们最爱听的。在京剧表演中,有一种勒头的艺术形式,目的在于更好的塑造形象。京剧在清朝时期就已经演变为茶园,可见在清朝,京剧也是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
京剧为什么要勒头
有人讲京剧扮相和头面已走到了形式美的尽头,再也不能发展了,否则会影响对人物的创造。的确,近年来也有些泛形式美的趋势,但是京剧的扮相是有它的规律的。它应该是烘云托月式的手段,有利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符合人物身份的穿戴规则,达到塑造戏曲人物的目的。
勒头是京剧化妆手法,用布带子把头勒紧,把眼睛吊起来。是为了塑造角色的型、性。
京剧在清朝时期叫什么
京剧在清朝最早叫茶园。
茶园的形成和变更
1、唐朝时期:唐代是中国戏曲形成时期,演员的表演区开始建筑化,出现了"乐棚"。乐棚以砖石木材建造,舞台加了盖顶.设计制造都十分精致,但还不是固定演出场所。唐代寺庙中开始出现"戏场",这是后世"庙台"的前身。
2、宋元时期:宋元是中国戏曲日臻成熟时期,这时开始出现固定化的演出场所"勾栏"。固定的集中的演出场所称"瓦舍勾栏"。
3、明清时期:由于勾栏是木制结构,易于倒塌、着火,到明代开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遍布内外城的"茶园"。最初,茶园并没有特设的舞台,只是席前做场,后来较大的茶园开始特设舞台供演出之用,到清代最为盛行,称之为"茶园"或"茶楼"。这与北京人爱喝茶的习惯有关,一边品茗,一边听戏。当时没有"戏票"一词,品茗听戏只付"茶资",实际是戏价。
4、清朝中后期:清中叶以后北京的茶园已颇具规模,到清朝后期随着四大徽班进京和京戏的形成与发展,人们不以品茗为主,而是以听戏为主了,茶园也随之改称什么什么园,或称戏园子。
5、民国时期:到民国时代改称剧场、剧院或戏院。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